最近,有两位演员火出了圈。
一位是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里的万茜。
安慰因为练习失误而哭泣的海陆时,一句“女人是可以帮助女人的”温柔暖心。
给金莎剥虾时,又尽显总攻气势,变身“直女斩”。
另一位是“嬛嬛类卿”的四郎陈建斌。
不同于万茜的纯红,陈建斌则是黑红。
因为这位素来有口皆碑的老戏骨,不知作何感想,居然拍起了纯爱偶像剧。
不是说上了年纪的演员就不能纯爱,主要是对方年龄小了整整20岁。
两人同框,哪里像在谈恋爱,看着分明就是父女情。
难怪翻车翻到让人迅雷不及。
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,同时身处舆论漩涡的两人,竟然还曾共同出演过一部大尺度。
且一个因此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,一个拿下最佳女配。
这部电影就是钮承泽执导,侯孝贤加持的——
《军中乐园》
军中乐园,指的是“金门炮战”时期,驻扎在金门的十万军队中的一个特约茶室八三一。
听上去很高雅,实际上就是一个解决军人生理需求的军中妓院。
而电影,就主要围绕着三位军人和三位侍应生展开。
第一段感情,是新兵华兴和侍应生莎莎的故事。
华兴入伍后经常受到队友的欺负,稍有不满就被打骂凌辱。
莎莎也总是遭到客人的粗暴对待。
有一次,因为到点后拒绝了客人的无理要求,而被客人拎头撞墙。
同病相怜的两人惺惺相惜,最终,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。
华兴找来军服,为莎莎剃掉头发,两人携手跳海,游向海峡的另一边。
第二段感情,是阮经天饰演的新兵小宝,和万茜饰演的侍应生妮妮的故事。
小宝一开始被选入了最精锐的编队,但由于水性不过关,而被调到八三一工作,自此认识了妮妮。
两人一起聊天,一起唱歌,一起弹吉他,一起在夜里偷偷跑去看昙花,情愫暗生。
不同与其他侍应生,妮妮是为了减刑,主动选择来到军中乐园。
因为她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,一把火烧死了自己的婚姻和丈夫。
由于念及孩子尚小,担心服刑过久回去后孩子不认识自己,所以妮妮才出此下策。
茶室规定,客人凭票一人一票一次,每位侍应生每天要保底收够10张票。
但妮妮每天只接客1位,其余9张票则自掏腰包让客人帮着补买。
片中,万茜凭借着出色的演技,使妮妮这个角色成为了最大的惊喜。
一个侧身,气质迷人。
一个回眸,妩媚动人。
然而,一转身,与孩子通话时,又全然不见妓女的风尘。
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母性光辉,透着骨肉分离的心酸和悲戚。
电影最大的尺度来自于妮妮刑满释放离开前,与小宝在床上的一段情不自禁。
虽然宽衣解带,但小宝还是在最后一刻选择了逃离。
因为身为处男的他坚信,第一次要留给未来的老婆。
而两人都心知肚明,离开了八三一,他们将不再有任何交集。
因此,这段亲热戏也成为了全片最压抑的感情戏。
由干柴烈火到悲痛沉郁,万茜的情绪分明可见。
导演钮承泽更是赞道:“万茜是上天的礼物。”
第三段感情,是陈建斌饰演的老兵老张,和陈意涵饰演的侍应生阿娇的故事。
别看老张训练士兵时特别凶狠,其实骨子里是个特别淳朴和痴情的人。
老张每次去八三一必点阿娇,而且还总会送去各种首饰。
听说阿娇怀孕后,又当着众人宣布,阿娇从此不再接客。
然后,自己就跑去找人借钱,准备张罗婚礼。
另外,老张的身世也特别可怜。
小时候父亲被征兵,从此杳无音信。
年少时自己又在放牛途中被军队抓走,自此与母亲海峡两隔。
由于当时时局紧张,书信不通,再加上军队里不准写信。
所以大多数时候,老张只能默默地思念家乡和母亲。
实在憋不住了的时候他就冲着大海怒吼。
或者是做一锅曾经母亲最爱做的饺子,借着食物与歌声遣怀。
老张最大的梦想是带着阿娇,重返故土,再见母亲。
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。
老张一片痴情,阿娇却是逢场作戏。
原来,她不仅没怀孕,还嚷嚷着要继续接客,甚至跟其他男人也谈起了嫁娶。
面对老张的质询,阿娇不仅不当回事,还直言老张再也回不去,再也见不到娘亲。
那一刻,被戳中要害的老张瞬间崩溃,一怒之下扼住了阿娇的咽喉。
虽然咬牙瞪眼,一脸凶相。
但陈建斌的爆发,激烈而隐忍,流露出的并非单纯的暴怒,更多的却是痛苦和悲鸣。
可以说看得人分外揪心。
影片最后,出现了三张黑白照片。
华兴和莎莎站在天安门前。
小宝和妮妮再度团圆。
老张则开起了饺子铺,和阿娇生了个胖大小子。
但,这都不是真的,只是导演的一份祝愿。
事实上,出逃的华兴和莎莎生死未卜。
小宝和妮妮分开后也不知今生能否再遇见。
老张更是当场就把阿娇掐断了气,也因此招致军法,毁掉了自己。
三段感情就像电影中的昙花一样:
虽然绽放时美好,但还没等赶到去看一看,就已经凋谢了。
余下的则是深深的悲伤。
影片虽然聚焦军队和妓女,表达的却不是情色和肉欲,而是一份乡愁,以及特殊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无奈。
就像华兴说的“为什么要当兵,为什么我们都没有选择”。
就像那些妓女,想要逃离八三一,却总是一次次被抓回。
就像老张,有家不能回。
其实,导演钮承泽的父亲也是一位“老张”。
19岁前往台湾,之后就再也没能回到故乡北京。
晚年卧床不起,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北京的糖葫芦和豆汁儿,说的也还是一口北京话。
因此,钮承泽觉得有责任,也有必要将这段历史缝隙里的个人命运浮沉表现出来。
茶室不喝茶,军营不打仗。
一群正当最好年华的男人,因为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战争而挥霍着青春。
一群各有心酸的女人,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,沦为工具而身心受损。
国家走了一小段弯路,一代人却因此而半生蹉跎。
在历史的洪流中,他们犹如泥沙,被吹起,被卷走,被搁浅,被遗忘。
因时代而生,因时代而止。
正如影片字幕所讲:
我们曾经如此相信,直到发现全是谎言,但之后会知道,这其实是命运。
进入电影杂志——为你发现更多好片